中国著名农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汤文通出生
汤文通1900年10月29日生于福建省泉州市。1907年(8岁)随其父汤清润(米行侨商)到缅甸仰光,就读于侨办小学。1909年因父病同返乡梓。不久父逝,遂留家乡读书,1918年毕业于泉州中学。1920年随其兄汤文炳至菲律宾,在马尼拉华校教书两年。1922年辞职回国。在泉州本市佩实小学任教。
汤文通自幼勤奋好学,深得母、兄钟爱。在家人帮助与亲友资助下,他于1924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农艺科。1926年转入国立南京东南大学(后改为国立中央大学)农艺系。1929年大学毕业,因成绩优异,留校任助教,旋升任讲师。1930—1935年除专心教学外,在系主任赵连芳教授领导下,从事水稻、高梁等作物的遗传与生理学研究,并进行育种工作。还主持过当时全国规模最大、设备最佳的昆山稻作试验,工作努力,成绩出色。
1935年赴美深造,入得克萨斯州立农工大学研究所进修,但因用功过度,体力虚弱,失眠严重,不得不提前返归祖国。健康情况好转后回母校任教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,学校内迁。汤文通应原籍省政府邀请回闽,先后担任福建省政府农业技术专员。兼农民师资训练所所长,省立长乐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校长,及长乐农场场长等职。福建省府西迁永安后,成立了福建省农业改进处,汤文通兼任该处农业科科长。后任福建省农事试验场场长及省立高级农业学校校长,历时两年。后终以行政事务烦琐,与其性格及健康状况不甚相宜而辞职。1940年离闽赴浙,到浙江省农业改进所任简任技正,兼英士大学农学院教授。1944年因兄病逝永安,再度回闽,任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教授、农艺系主任。
抗日战争胜利,台湾回归祖国。汤文通应赵连芳之邀,于1946年8月去台湾。他在台数十年,先任农林处统计室筹备主任,后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农艺系主任,1948年任所长。在职4年,除管理场务和增修设施外,并积极带头开展试验研究工作,为台湾省农业复兴作出了贡献。汤文通1948年受聘为台湾大学农艺系教授、系主任,1952年辞去系主任,专心教学、科研及著作,1973年(74岁)退休。1986年(87岁)台湾大学因其在校执教成绩卓著,颁赠“名誉教授”荣衔。汤文通年逾九旬高龄时,仍热心于培育人才,常至台大义指务导学生撰写论文,仍关心海峡两岸农业科学事业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