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病故
刘坤一(1830-1902),湘军宿将,字岘庄,湖南新宁人。廪生出身,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。累擢直隶州知州,赏戴花翎。1862年,升广西布政使。1864年升江西巡抚。1874年,调署两江总督。1875年9月,授两广总督,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。1891年受命"帮办海军事务",并任两江总督。
1894年8月1日,中日两国正式宣战。8月7日,刘坤一兼署江宁将军。26日,他在《续办江海防务折》中报告了镇江、江宁一带昼夜戒备的筹防情形,为防日军"窜入南洋,以图分忧",特"将一应战守事宜妥为布置"。10月之后,日军在辽东、辽南攻陷许多城池,清廷为挽救危局,28日谕刘坤一为钦差大臣,"关内外防剿各军均归节制"。并派湖南巡抚吴大瀓、四川提督宋庆为帮办。刘坤一接受命令,表示"惟有殚竭血诚,于一切防剿机宜,仰秉睿?,悉心筹划……亟图补救,迅扫狂氛"。但是他却以"队不齐,械不备"未迅速行动。
1895年,刘坤一开始加强军队调度,派吴大瀓统率湘楚各军20多营万余人陆续出关,委新疆藩司魏光焘为前敌营务处。刘坤一注重军工生产,积极备战。原来沿江炮台都是老式的后膛炮,他令上海制造局制造新式后膛炮,创建吴淞口附近的狮子林炮台,并在多处炮台增设新式大炮。
1月初,盖平(今盖县)失陷,清廷"谕刘坤一进驻山海关",16日才遵旨出驻山海关。同时"抽调各营,分派帮办,并陈事宜八条"。当时清军在海城、营口、牛庄、田庄台一带集结7、8万人,而日军在海城、盖平不过2万人。2月底以前清军曾四攻海城,均遭败北,并于3月间先后失去鞍山、牛庄、营口、田庄台等地。清军的节节败退,使刘坤一重整军队,以图反攻的设想化为乌有。不到10天时间,清军6、7万人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,宋庆、吴大?溃而西走,从双台子退至石山站。
1895年4月,刘坤一得知和议将成,坚决反对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。他说:"既经赔款,又须割地,且割完富未扰之地,无此办法。辽、台并失,南北皆危,并恐各国从此生心,后患不堪设想。如畏倭攻京城,不得已而出此下策,则关、津、畿辅均宿重兵,讵不可一战?"4月30日,刘坤一再寄督办军务处,认为"宜战不宜和"。他分析了"倭奴远道来寇,主客之形,彼劳我逸"的形势,指出"在我止须坚忍苦战,否则高垒深沟,严为守御,倭寇悬师远斗,何能久留,力尽势穷,彼将自为转?之计。……持久二字,实为现在制倭要著"。表示"坤一职在兵戎,宗社所关,惟有殚竭血诚,力任战事,此外非所敢知"。5月2日,光绪批准《马关条约》。5月5日刘坤一再奏,说明日本"若得辽、台,如附两翼,中国必有噬脐之祸。辽、台与倭本国联成一气,日益强盛,将来即求援西洋各大国,亦无能制其死命。是此和议一成,惟任倭为所欲为,贻患无穷,何堪设想"。刘坤一对清廷将台湾拱手相让,很不甘心。29日致函台湾巡抚唐景崧,鼓励他设法保住台湾。并表示"愿振臂一呼,远为同声之应……但属力所能至,无不尽力勉为"。并派幕僚易顺鼎"持函渡台",转达支持之意。他还表示愿从物质上援助刘永福在台抗战,只是由于清廷从中作梗,无法兑现。
1896年,刘坤一回任两江总督,后虽屡奏请开缺,皆不准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,刘坤一和张之洞、盛宣怀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签订了《东南互保章程》。1902年卒,追封一等男爵,赠太傅,谥忠诚。
上一篇:廖汉生,第六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,中央军委原委员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原副部长,沈阳军区原第一政治委员
下一篇:埃及前总统萨达特遇刺身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