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江银耳碑 川菜原料史上鲜见的轶事
人气:101 ℃/2024-08-25 01:39:19
银耳又称作白木耳、雪耳、银耳子等,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,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,有“菌中之冠”的美称。最近夏天,多喝喝银耳汤还能有效的降火,而且有十分的好吃,是非常适合夏季的美食。本期美食典故,讲讲通江银耳碑。
在四川,通川、万源、广元所产的银耳,特别是通江银耳,在全国乃至海外的知名度,那是不低的。通江银耳朵张大,朵形美,肉头厚,非别处银耳可比。说其朵张大,一般新撷的鲜耳直径达8—10厘米,最大的竟可达到18厘米。说其朵形美,其形多如鸡冠,成扁薄而卷缩似叶状的瓣片,灿然若花。说其肉头厚,其鲜耳的厚度通常也在1—2毫米左右。较厚的可到3毫米。此外,它色泽纯,胶质重,易蒸煮,蒸煮后易白溶,皆为此晶的长处。人们喜欢用通江银耳来烹调羹汤,滋补身子,正是因为它的品质上异超凡之故。
为什么通江银耳会出类拔萃?了解了银耳碑也就知道缘由了。
早先的通江银耳,都是靠自然生长。但数量有限,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。在清代中叶后开始进行人工培育。至光绪七八年间(公元1880—1881年),人工培育银耳成功。以后,县里生产银耳的人也多了,地方也多了。产量增多后,盗采之类纠纷也随之出现。为了禁偷窃,美风俗,就在银耳出产之地先后建立了“耳山会”的“会碑”(俗称“银耳碑”)。
光绪二十四年的一块“银耳碑”写着:“一则会从同以协众志,一则举领袖以求正直,一则联贫富以保出入,一则去奸贪以崇公正,一则支差役以定章程,一则弥盗贼以明善恶,一则讲孝悌以惩忤逆,一则尊学俊以赏奋典,一则卫弱女以防欺辱。一则济公钱以修善行”。这种保护银耳生产的碑,对通江银耳生产的发展,无疑是有其历史作用的。
通常,树碑立传都是以人为对象。给一种食用和药用的植物实体树碑,恐怕在植物史上也是鲜见的。这算是川菜原料史上值得记上一笔的轶事吧。
- 其他08-06
辣木籽可以打粉吃吗
- 生活07-21
尊严死和安乐死的区别
- 美食11-12
糖醋里脊怎么做更好吃
- 名俗文化09-23
七夕情人节爱情表白浪漫说说句子大全
- 名俗文化12-07
卯节――水族的“情人节”
- 游戏07-24
豌豆荚怎么领迷你皮肤
- 其他10-27
手机qq空间怎样设置掉花瓣特效
- 其他06-26
华为总部在哪里
- 其他10-09
新版微信美颜功能在哪
- 装修06-21
房顶做了防水还漏水怎么办
推荐
- 1房屋类型公寓和住宅有什么区别325
- 2京沪高速一共有多少个出口292
- 3冬天长跑的呼吸技巧152
- 4白菜炖鲅鱼的简单做法257
- 5湖北省安陆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157
- 6继承权的实现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465
- 7韭菜栽培扣膜后怎么管理313
- 8解释难以捉摸的意思122
- 9抖音昵称已认证怎么办130
- 10把篮球打满气在放掉对球有伤害吗3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