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的起源及习俗
人气:126 ℃/2024-09-01 07:51:27
农历九月初九,二九相重,称为 “重九”。又因为在我国古代,六为阴数,九是阳数,因此,重九就叫 “重阳”。重阳节的起源,最早可以推到汉初。据说,在皇宫中,每年九月九日,都要佩茱萸,食蓬饵、饮菊花酒,以求长寿。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,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,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。
古代,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,所以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。唐人登高诗很多,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;杜甫的七律《登高》,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。登高所到之处,没有划一的规定,一般是登高山、登高塔。还有吃"重阳糕"的习俗。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之义。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,并点蜡烛灯。这大概是用 “点灯”、 “吃糕”代替 “登高”,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。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,起源于陶渊明。陶渊明以隐居出名,以诗出名,以酒出名,也以爱菊出名;后人效之,遂有重阳赏菊之俗。旧时士大夫,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,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。北宋京师开封,重阳赏菊很盛行,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。清代以后,赏菊之俗尤为昌盛,且不限于九月九日,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。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,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;或佩带于臂,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,还有插在头上的。大多是妇女、儿童佩带,有些地方,男子也佩带。重阳节佩茱萸,在晋代葛洪《西经杂记》中就有记载。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,也插菊花。唐代就已经如此,历代盛行。清代,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,“解除凶秽,以招吉祥”。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。宋代,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、菊花来相赠佩带的。- 其他10-13
南宁市电子科技广场
- 其他06-22
什么的山村填清的词语
- 其他09-17
腾讯体育会员怎么买
- 其他06-13
拼多多券怎么领
- 其他10-21
怎么学模仿别人声音
- 生活12-23
翡翠是不是玉
- 其他06-28
盛京银行清算中心是什么意思
- 其他07-28
有机纯牛奶是不是脱脂牛奶
- 其他11-19
回家的诱惑林品如反转第几集
- 其他02-09
台州学院专科有哪些专业
推荐
- 1如何做好冬季安全生产381
- 2表示激动不已的成语132
- 3个人所得税退税过期了怎么办441
- 42023年3月8日大扫除行吗 2023年3月8日大扫除黄道吉日402
- 5博物学家是干什么的334
- 62022全国公务员降薪20%具体怎么回事 到底是不是真的236
- 7柿子秧弄衣服上怎么洗215
- 8有没有关于吸血鬼的后宫动漫啊337
- 9足月小样儿一个月长多少才正常208
- 10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好看拍照不好看2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