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食节能不能上坟 扫墓祭祖起源于春秋
上坟扫墓是我国清明节期间最重要的一个传统习俗,同时也是华夏人民孝道的一个体现是后人祭奠先祖的一项活动,而清明节在最早并不是人们祭祀的节日相反,如今被人们所淡忘的寒食节才是在过去人们扫墓祭祖的重要节日,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,是技能工为纪念忠臣介子推所设立的节日,他的地也非凡,甚至可以说是忠孝的体现。
寒食节习俗
按照相关习俗来看,在寒食节当天是可以扫墓上坟的,甚至可以说寒食节本身就是上坟扫墓的节日。寒食,即寒食节,亦称“禁烟节”、“冷节”、“百五节”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,清明节前一或二日。在这一日,禁烟火,只吃冷食,所以叫做“寒食节”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、踏青、秋千、蹴鞠、牵勾、斗卵等风俗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,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。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。
纪念介子推
寒食节历史悠久,在我国发展了数千年,据相关文献记载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他便已经出现是当时晋文公为纪念,忠臣介子推而专门设立的节日,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。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,从未间断。虽经东汉周举、东汉末年曹操、后赵石勒、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,却屡禁屡兴,寒食习俗蔓延全国,深入民心。唐玄宗顺应民意,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《开元礼》中,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,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,充实了社会生活,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,对缓解社会矛盾,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。寒食节蕴含的介子推忧国忧民、忠君爱国、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“功不言禄”、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,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,是社会安定、民族团结的纽带,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是忠孝的代表
寒食节在今天的意义也是非同小可的,即便他已经被并入清明节,但他在历史长河当中所留下的精神是不可泯灭的。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,是介子精神的精髓,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,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,也是维系民族、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。当今,更是聚民心,凝国魂,实现祖国和平统一,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。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,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,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。
- 其他09-17
王者荣耀墨子出装寒冰之心在哪里
- 其他06-03
手机抖音怎么节省流量
- 其他09-01
吃什么食物能补钙
- 生活08-28
海口轮渡港口叫什么 港口发展的的条件
- 美食05-17
可乐鱼块怎么做
- 名俗文化06-20
圣诞节笑话微信
- 其他12-06
奶油蘑菇汁怎么做
- 其他05-26
水如何变成雪
- 其他05-19
win10如何设置有线网络连接
- 其他08-05
e速保是什么
推荐
- 1现役军人结婚的要求是什么158
- 2香奈儿7号香水 香奈儿爱丁堡香水106
- 3电影国产凌凌漆最后那把杀猪刀上为什么刻有民族英雄小平赠202
- 4借呗卡怎么关闭239
- 5wifl计时宽带怎么连接电脑498
- 6立夏过了还可以种花生吗191
- 7水虎年女宝取名 水虎女孩名字大全106
- 8买宝马车怎么看生产日期在哪里看163
- 9增强胃动力的锻炼方法128
- 10什么叫几何体的棱240